一、美國加徵台灣關稅,台商出口壓力上升
2025年7月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對部分台灣高科技產品課徵高達20%的報復性關稅,涵蓋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自動化機械設備等核心出口品項。這項措施被視為對台灣部分政策的不滿回應,也對出口商構成重大挑戰。
台灣廠商面臨「原本主力市場驟然變貴」、「生產鏈被迫轉向」的困境,亟需開拓替代市場,中國市場再度浮現為關鍵解方。
二、中國買家轉向台貨,進口需求浮現
隨著美國提高稅負,部分中國製造商與買家直接尋求從台灣採購、避開美國渠道,以壓低原物料或零件成本,特別集中於以下幾類產品:
- 工業設備零件(如CNC模組、馬達元件)
- 顯示卡、記憶體等高階電腦零件
- 自動化控制器、PCB主機板、IC晶片
- 矽膠粒、塑膠原料與精密材料
這波趨勢也讓許多台灣物流商觀察到:「中國買主主動來詢問出口管道」的頻率增加,且常要求台灣寄送、避免美國中轉」。
三、出口中國關鍵:物流合規與報關配套
要掌握這波出口中國商機,台灣出口商務必掌握以下幾點:
🔹 避免錯誤申報/錯用HS Code:中國針對電子、機械類商品的報關標準日益嚴格,須使用正確中文品名與報關代碼。
🔹 商品須具備相應認證(如中國3C、ROHS):部分高單價零件會被抽查是否符合法規要求。
🔹 文件要齊全:Invoice、Packing List 必填詳實,避免被列入高風險清單導致清關延誤。
🔹 選擇熟悉台中物流的專業公司:可提供報關文件協助、拆單、空運快線等方案,降低退運或罰金風險。
危機就是轉機,台灣出口中國再啟新局
美國加徵關稅對台灣雖為打擊,但也正好促使中國市場回流、台灣貨品曝光度提升。只要掌握合規與報關要點,這波新出口潮將是台商拓展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