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報關代碼(HS Code)查詢教學:台灣出口商如何避免錯誤申報與被罰?
在跨境出口中,報關代碼(HS Code)的正確性決定了商品是否能順利通關與課稅標準。尤其對台灣出口中國的貿易商來說,填錯HS Code不僅可能被補稅,甚至導致退運、罰款或列入黑名單。
本篇文章將帶你完整了解HS Code是什麼、查詢工具教學、常見錯誤與避免方式,協助你一次報對、順利出貨!
一、什麼是報關代碼(HS Code)?
HS Code,全稱為「Harmonized System Code」,中文為「協調制度稅則號」,是一套全球通用的商品分類與編碼系統。大多數國家(包括台灣與中國)皆依據WCO(世界海關組織)發布的前6碼為基礎,並延伸出8碼、10碼作為自國用途。
✅ 簡單拆解如下:
- 前6碼:國際標準分類
- 第7-8碼:中國進口稅則專用擴展碼
- 第9-10碼:中國進一步細分,用於監管、管制與退稅分類
二、如何查詢中國進口用的正確HS Code?
中國大陸的報關系統與台灣不同,若出口商只根據台灣報關經驗填報,很容易出錯。
📌 中國官方查詢方式:
- 中國海關總署稅則查詢系統
網址:https://www.customs.gov.cn 步驟:- 點選「稅則稅率查詢」
- 輸入中文品名或相關關鍵字
- 留意進口稅率、監管條件與稅目編碼(8-10碼)
- 中國貿易商品編碼查詢平台(如:中國關務資訊網)
提供詳細的商品規格分類、監管條件、是否需進口許可等
📌 第三方網站推薦:
- TariffTel、HSCode.org、Alibaba國際站商品頁面
- 提供英文查詢與推薦分類代碼,適合初步篩選比對
🔍 查詢小技巧:
- 中文、英文品名都要試著查
- 可搭配品牌、用途、成分等詞彙提升準確度
- 儘量使用產品技術描述而非商業名稱
三、常見錯誤案例解析
❌ 案例一:電子產品報錯碼
- 台灣填報:8471.30(顯示器)
- 中國實際應報:8528.52(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顯示設備)
結果:被要求補稅並重新報關,耽誤交貨期
❌ 案例二:食品補充品未分類清楚
- 商品為保健膠囊,但品名只寫「健康產品」
- 系統自動比對到日用品類,結果須重新分類並補齊衛生檢驗文件
四、台灣出口商如何避免錯誤申報?
✅ 1. 與收貨方確認中國進口端常用HS Code
大陸收貨方通常較清楚當地進口的申報習慣,建議主動詢問與對齊
✅ 2. 中文與英文品名需一致、技術規格明確
不只寫「手機零件」,而是:「Mobile phone screen module, OLED, 6.1 inch」
✅ 3. 找尋曾經出過貨的報關單據做參考
若曾有類似產品出口記錄,可比對歷史資料再行報關
✅ 4. 與專業顧問或物流商合作
詠泰豐提供代查HS Code與預審服務,減少報錯風險
報對代碼,出貨無阻
報關代碼看似瑣碎,卻是每票貨物是否能順利進口的關鍵。建議每位出口中國的台灣業者,都應熟悉查詢方式、與收貨方保持資訊同步,並找專業顧問協助。
正確填報HS Code不僅能節省時間成本,也避免未來補稅、罰鍰與查驗風險,是出口流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