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5年中國出口許可證清單更新:台灣出口商需注意的變化與合規建議

2025年中國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更新|台灣出口商需注意的變化與因應對策


📌 為什麼台灣企業也要關注中國的出口許可證?

雖然中國出口許可證制度主要針對本國出口,但台灣企業若與中國廠商合作、代工、共同開發產品或使用中國製原料,只要涉及「從中國出口」或「從中國進貨再出口」的環節,就有被波及風險

2025年,中國針對高科技、軍民兩用物資、化工原料等敏感類別大幅擴大出口管制項目,這對台灣的電子業、化工業、機械業等出口企業都是關鍵影響。


📋 一、2025出口許可證貨物目錄變動總整理

以下是本次中國官方針對《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更新的重點分類:

分類項目新增/擴大管制內容備註說明
晶片與半導體設備高階刻蝕機、光罩製造機台與其控制軟體台灣若有代工再出口應特別注意
稀土金屬與特殊合金合金粉末、稀有金屬氧化物台灣若為加工端需確認來源許可
化工原料與預游離劑特定催化劑、易燃液體、氟系化合物等化妝品、工業化學用途風險升高
醫療影像設備CT掃描核心元件、高階成像探頭台灣醫療儀器品牌若中國製造應確認清單
航空與軍民兩用零件飛行控制模組、精密感測器、導航元件軍用或航太領域產品出口均須事先審核

 

📌 重點提醒: 與 AI、航太、能源、生醫有關的產品,幾乎都納入高風險出口審查行列。


🔍 二、誰會受到影響?台灣企業的 4 大高風險場景

風險場景說明
1️⃣ 委託中國廠商代工 → 再出口至東南亞/歐美若該產品屬許可品,將無法順利報關出境
2️⃣ 從中國進口半成品 → 台灣組裝後回銷中國須確認來源材料是否須申報原始出口許可
3️⃣ 中國提供技術平台(如光罩、晶片設計)產品完成後出口國外仍需中國審核輸出可行性
4️⃣ 客戶要求列中國生產供應鏈內容國際大客戶會要求來源透明合規,若無證將失單

 


🛠️ 三、出口許可證的基本申請流程(中國出口商適用)

提醒:台灣出口商無法直接申請,但若為產品「最終接單方」,應主動確認中國供應商已完成申報程序。

  1. 登錄中國商務部「出口許可證系統」提出申請
  2. 檢附用途說明書、合同、產品規格書
  3. 商務部+軍工辦+海關協調審查
  4. 審查通過後核發電子許可證
  5. 向中國海關備案出口

未核准即出口將被攔截、退運甚至罰款。


📈 四、實際案例:台灣企業踩雷實錄

案例一:晶片中間設備出口美國被攔

  • 台灣 A 公司委託中國代工廠出口伺服器測試模組至美國
  • 中國出口商未取得許可證,海關扣貨
    ✅ 解法:改由台灣總部申報最終用途與授權證明,由中國工廠補申請

案例二:出口電動車鋰電池模組至香港

  • 香港收貨人與中國同集團,海關認定目的地不清,要求補件
    ✅ 解法:強調「非軍事用途」,附終端用途聲明並與關務代理人溝通放行

✅ 五、台灣企業因應策略建議(含中港操作)

建議說明
與中國供應鏈建立「雙方認可物品清單」確保每項出貨是否須提前申報或取得許可
所有從中國取得的中間物料 → 要求附上來源證明特別是化工品、AI元件、雷射感測產品等
採用「分段出貨」設計:中國製元件進台 → 台灣出口重新規劃製造地與報關角色,降低風險
善用香港、金門、海南等中轉港可協助跨區報關與多元調配,提升彈性與時間效率

📚 延伸資源


提前因應,確保中港出貨合規不中斷

2025年中國出口許可證政策變動,不僅影響中國本地企業,也牽動與中國合作緊密的台灣出口商。唯有熟悉許可證申請、風險品項與中轉策略,才能降低扣件與報關風險。

📌 若您有涉及「中國製造 → 台灣加工 → 再出口」或「中國廠代工 → 第三地銷售」的出貨需求,歡迎聯絡【詠泰豐國際通運】諮詢我們的報關顧問與中港物流解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