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的轉口新機會
自2018年起,美中貿易戰導致大量美製商品被中國加徵高額關稅。為降低進口成本,部分中國企業開始採取「第三地轉口」策略——即先將美國商品出口至台灣,再由台灣出口至中國,以改變產地資訊,達到避稅目的。
一、什麼是「轉口貿易」?
轉口貿易(Transshipment)是指商品在中途經由第三國進行簡易加工、包裝或重新報關,再運往最終目的地國。台灣作為地理與物流樞紐,是極具潛力的轉口中心。
✅ 台灣轉口優勢:
- 距離中國近、航班密集
- 通關速度快
- 對美國無高關稅壁壘
- 加工區與自由貿易港區法規靈活
二、轉口流程完整步驟解析
流程階段 | 操作說明 |
---|---|
1️⃣ 美國出口商出貨 | 將商品出口至台灣(可透過海運或空運) |
2️⃣ 台灣進口 | 在台灣進口報關,可選擇存倉或加工 |
3️⃣ 加工或重新包裝(可選) | 根據需要在加工出口區做簡易處理(貼標籤、包裝、改外箱等) |
4️⃣ 台灣出口至中國 | 以「台灣產地」名義出口,重新報關並附台灣商業發票 |
5️⃣ 中國通關 | 視為一般進口台灣貨品,不再適用美中懲罰性關稅 |
三、轉口避稅的合法性與風險
✅ 合法避稅條件:
- 商品須在台灣有實質轉手或加工行為,不能只是「轉倉」。
- 文件完整且一致(Invoice、Packing List、台灣出口報關單等)
- 台灣公司應具備出口權並配合轉口申報程序
⚠️ 可能風險:
- 中國海關審查產地來源越來越嚴格
- 被認定為「假原產地」,可能補稅並追溯罰金
- 若轉口流程未經實質處理,恐違反原產地規則
四、哪些產品最適合採用轉口策略?
商品類型 | 適合程度 | 說明 |
---|---|---|
GPU/伺服器等高價電子產品 | ⭐⭐⭐⭐⭐ | 關稅高,利潤空間足夠 |
美國品牌保健食品 | ⭐⭐⭐⭐ | 關稅15%~25%,可節稅明顯 |
工業機械零件 | ⭐⭐⭐ | 重量高但價值足夠可操作 |
日常消費品 | ⭐⭐ | 價差小,需評估成本效益 |

五、台灣公司如何合法操作?
✅ 配合轉口服務項目建議:
- 倉儲+重新包裝
- 更換標籤/產地聲明
- 再開商業發票、製作台灣產地證明
- 出口報關代理服務
🔧 建議與專業報關行或物流公司合作(如詠泰豐國際通運),確保流程合規、資料無誤,降低被查驗風險。
六、案例分享:美系GPU轉口中國成功避稅案例
2024年某台灣公司協助一家美國品牌顯示卡批發商,透過台灣轉運到中國。商品在台灣倉庫中更換包裝、重新製作商業發票並標示產地為台灣。中國客戶成功清關,避開了原30%的高關稅,節省上百萬元台幣成本。
七、常見問題 FAQ
Q1:轉口是否一定能避開中國關稅?
A:只要符合原產地規定與實際加工證據,可達成降低關稅目的。但仍需注意中國海關查驗風險。
Q2:重新包裝或貼標籤就算加工嗎?
A:若符合「實質改變產品形象」,例如更換外箱、打包方式、加註標籤等,通常可被接受。
Q3:需不需要產地證?
A:視中國進口方需求而定,部分產品須附有台灣產地證明。
善用轉口策略,降低出口中國成本
在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未緩之際,企業應靈活運用「第三地轉口」如台灣作為避稅中繼站。不僅合法降低關稅負擔,亦可拓展更穩定的貿易通路。
📞 想了解轉口流程與費用細節,歡迎聯絡詠泰豐國際通運,我們提供一站式報關與物流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