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兩岸匯率牽動進出口市場
2025年5月以來,新台幣與人民幣的匯率出現劇烈波動。台幣在短短兩日內對美元升值高達6.5%,而人民幣則在“五一”假期後反彈後又趨於走弱。這場匯率變動不只影響金融市場,更直接改變了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產品購買意願與實際下單行為。
二、匯率走勢總覽(2025年5月)
貨幣對 | 匯率變化 | 近期趨勢 |
---|---|---|
台幣/美元 | 兩日升值6.5% | 升值,壓力大 |
人民幣/美元 | 節後反彈後走軟 | 中央強勢干預維穩 |
台幣/人民幣 | 台幣相對轉強 | 增加中國進口成本 |
匯率的變動不僅是金融數據,而是直接影響了「跨境購買力」與「產品價格競爭力」。
三、台灣與中國的購買行為變化
(1)中國買家觀點:人民幣貶值下的壓力
- 人民幣走弱,等同於從中國購買台灣商品變貴了。
- 高單價商品(如:筆電、手機、顯示卡)購買意願明顯下降。
- 中小企業對台灣的進口訂單數量有所保守,延遲出貨期與重新議價情形頻繁出現。
(2)台灣進口商觀點:台幣升值的進口紅利
- 台幣升值,使進口中國或國際商品更便宜。
- 台灣消費者更傾向購買進口3C產品與生活電器。
- 對進口商而言,短期內是進貨的有利時機,但出口商則面臨報價壓力與獲利下滑。
四、受匯率變動「影響最大」的產品類別
商品類型 | 匯率敏感度 | 原因說明 |
---|---|---|
電子類(GPU、筆電、手機) | 非常高 | 高單價、進口比重高 |
工業零件/半導體材料 | 高 | 多以美元計價、需國際採購 |
時尚與品牌精品 | 中高 | 人民幣貶值時,中國消費者轉向本地選擇 |
大宗設備(如美容儀器) | 高 | 一次性採購金額大,匯差影響明顯 |

五、「幾乎不受匯率影響」的產品類別
商品類型 | 匯率敏感度 | 原因說明 |
---|---|---|
民生必需品(日用品、食品) | 低 | 價格低、需求剛性強 |
在地製造產品 | 低 | 本地生產、本地供應鏈 |
宗教書籍與捐贈品 | 低 | 目的非營利、非價格導向 |
物流與服務費用 | 低中 | 固定費率為主,但若牽涉外幣計價仍有影響 |
六、出口與進口企業建議
✔ 台灣出口商
- 注意報價是否以人民幣計價,必要時加入匯率避險條款。
- 可考慮短期促銷、定價優惠以穩定訂單。
- 對中國客戶,建議提供人民幣付款選項,減少對匯率波動的敏感度。
✔ 中國進口商/個人買家
- 若商品為小額高價值(如:顯示卡、筆電),可考慮短期觀望。
- 對於急需或高性價比產品,仍會選擇台灣進口來源,但要求更高服務與保障。
短期影響可控,長期仍看產業價值
台幣與人民幣匯率變動短期內會影響進出口價格與心理門檻,但長期來看,產品本身的價值、技術含量、品牌信任度才是決定交易是否持續的關鍵。建議兩岸業者持續調整策略,靈活應對匯率波動所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