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中國禁止進口清單與台灣出口替代攻略|違禁品風險、常見貨物與轉運建議

為什麼了解「禁止進口品項」如此重要?

中國海關對進口貨品有嚴格管制,寄送違禁品不僅會被退運、銷毀,還可能導致罰款或黑名單列管。特別是從台灣、香港、美國等地寄入,近年查驗趨嚴,寄件前務必先了解風險。


中國常見禁止進口物品分類(個人/商業包裹通用)

分類具體範例原因
政治敏感出版物台獨書刊、民運紀錄片涉及意識形態,列入查禁
含中藥成分未申報保健品靈芝、鹿茸口服液、牛樟芝膠囊涉藥品,需藥監批准進口
高濃度酒類與香菸52度白酒、超過200支香菸超出免稅額,需課重稅
二手電子產品二手筆電、手機、硬碟易被視為電子垃圾
軍用品/高強度雷射射擊瞄具、望遠鏡含夜視功能涉及安全風險
涉黃或違倫理物品色情出版品、娃娃、成人用品明令查禁類別
未經註冊之食品/藥品自製食品、未標示廠牌膠囊無食品標籤或註冊編號

 


⚠️ 違禁品被查驗後的可能後果:

  • 退運/銷毀(無通知或無申訴)
  • 收件人列入監控清單
  • 商業貨物恐遭沒收+罰款
  • 損害品牌信譽(對於B2B業者)

✅ 替代做法建議

禁止項目建議替代方式補充說明
敏感出版品使用雲端文件分享或QR碼避免實體進口審查
二手電子產品改為「翻新認證」品+報關憑證以新機報關,或透過中轉地清關(如香港)
中藥保健品改選有進口登記的保健食品品牌並附上中文標籤與成分說明
違禁影音改用VPN+線上分享符合法律風險迴避方式
未註冊食品改送符合中國進口資格的產品如含QS標誌、食品進口許可證

 


📦 台灣出口轉運小技巧(合法避險)

  1. 香港中轉:將貨物轉運香港,由當地清關再進入中國,風險較低
  2. 拆分報關:將大批貨物分拆成個人包裹,多批出貨避免敏感度
  3. 尋求第三方報關行代操作:讓專業代辦申報合規條件,提高通過率
  4. 先寄樣品測試:在大量寄送前,可先以樣品測試通關反應

了解中國禁止進口品項,是避免物流損失與品牌風險的第一步。從台灣出口時,可透過產品替代、中轉地清關、與專業報關合作,有效避開潛在風險並維持通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