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清賢 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兩岸關係經濟層面的緊密交流合作,一向是台海形勢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縱使近年來因為九二共識不被民進黨承認,讓政治層面互動面臨瓶頸。
但不容否認的是台灣對大陸的高額出超,讓台灣對全球不至於出現入超,因此連民進黨也不敢廢止國民黨執政時簽署的ECFA,還希望大陸能繼續維持。
如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美經貿脫鉤或去風險化的陰影,兩岸經貿似乎呈現低潮。
大陸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11月,兩岸貿易額為2,444.87億美元;大陸從台灣進口1,820.18億美元,年減16.1%;大陸向台灣出口624.69億美元,年減17.1%。
加上大陸商務部認定,台灣對大陸貿易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規定情形,構成貿易壁壘,自2024年1月1日起中止ECFA部份產品關稅減讓,兩岸經貿雪上加霜。
不過,危機就是轉機。大陸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所以台灣正可透過重新調整與大陸的健康公平貿易關係,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與地緣經濟等優勢,開創兩岸經貿發展的新榮景。
兩岸經貿的現況與契機
表面上看,台灣地區公佈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的台灣對大陸累計出口額為1388.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7.1億美元,減幅達19.1%;1至11月自大陸累計進口額較去年減少17.3%。
不過,由於大陸仍是台灣最主要的經貿對象,所以台灣1至11月累計全球出口額為392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5%;1至11月累計進口額為32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8.7%。
事實上,台灣地區1至11月對日本出口額為286億美元,年減7.8%;對東協出口額為693.1億美元,年減7.4%;對美國出口額為677.5億美元,年減2.3% ;僅對歐洲出口額為386.3億美元,較去年增加1.8%。
自中東地區進口額年減27.2%,自東協進口額年減24.9%,自日本進口額較去年減少19.3%,自美國進口額年減11.9%,歐洲進口額較去年同期減少7.2%。
所以台灣對大陸經貿額的降低,不是單一情況,而是普遍性存在,代表台灣經貿競爭力出現問題。
同時,2023年的前三季,台商投資大陸的項目數較去年同期成長23.9%,實際使用台資金額年增7.5%,兩岸貿易額近2,000億美元,仍維持高位運作。
尤其是大陸前三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6.8%,工業增加值年增4.0%,服務業增加值年增6.0%,居民人均可支配實際收入年增成長5.9%,國際資本與境外資本看好大陸經濟前景,不斷加碼投資佈局,台資也不例外,顯示兩岸經貿關係仍熱絡。
大陸經濟工作會議利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23年底於北京舉行,會中反思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因此要增強憂患意識,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會議認為,綜合起來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建構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
所以會議強調,2024年要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突顯重點,掌握關鍵,紮實做好經濟工作,包括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深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對兩岸經貿而言,大陸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讓台資有更多投注方向,例如台灣地區可在大陸想要發展的數位經濟、人工智慧、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積極投入,搭上大陸擴大國內需求的列車,在大陸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時增加市場份額,以及大陸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後讓營商更具優勢。
兩岸公平經貿正確作為
至於大陸商務部認定台灣對大陸貿易措施存在貿易壁壘部分,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2,509項產品約44.8億美元,包括了初級農產品、卑金屬與製品、紡織原料與製品,所以在大陸對原產於台灣的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稅目進口商品,中止適用ECFA稅率減免,對於台灣的化工傳統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縱使台灣地區主張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解決爭議,但是台灣地區長期禁止大陸上述產品進口,確實違反WTO規範;況且台灣還要想加入高標準開放的CPTPP,上述限制大陸產品的措施也將成為被質疑的問題,因此台灣若能藉此檢視自己的不當貿易措施,何嘗不是建立自身健康公平經貿環境的契機。
事實上,在中止台灣化工上游原料中止稅率減免時,大陸的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也宣布,因多次從台灣輸大陸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自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輸大陸的石斑魚,決定自2023年12月22日起恢復輸入大陸;也就是獲得註冊登記的養殖場,依法依規通過檢驗檢疫後,台灣石斑魚可以輸入大陸,展現大陸對於台灣的產品,希望營造健康、公平的經貿環境。
總而言之,在大陸也願意尊重、關懷、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製度和政策,台灣地區應該好好把握,將經貿競爭力出現問題的危機化為轉機,則台灣不但可以繼續維持經濟水平,還能穩定兩岸和平與發展、交流與合作,這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轉貼自華夏經緯網